本期的封面故事,是講述眷村女兒——永遠的「東方不敗」林青霞。
這位臺灣影史上的絕代美女出身於眷村,從影半世紀以來,贏得萬千影迷的喝采,1990年以《滾滾紅塵》一片贏得金馬獎影后,去年更榮獲金馬獎「終身成就獎」,是眷村人引以為傲的影壇巨星。她的首部電影也是成名之作的《窗外》,當年竟然被禁,聽來實在令人不可置信。
本期的專題報導,為「外省人VS1949」。
1949距今已74年,本專題的重點放在回顧1949變局下,來台外省人所身處的亂局與困境。張茂桂老師提出,有人認為1949年的外省「來臺世」,既是「移民」,亦是「難民」的說法,並不盡然到位,因為雖然有和家人一同來台,身分有如移民者,但也有在底層掙扎,終其一身都無處歸屬像難民者。1949年抵台的外省軍民,佔了全部「來臺世」的7成左右,若只算抵台的外省軍人,則約有8成左右的比例,屬於1949年隨軍撤退來臺。
對於1949造成的兩岸對峙,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楊儒賓教授在其新書《思考中華民國》中建議,若能將中華民國體制發揚光大,既能成就臺灣,也能成就中國。「中華民國」可說是許多人比較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,不啻是百年華人社會最重要的政治符號,若棄之不顧,並不易找到可以整合多數人的共識。
新增的專欄「眷村散散步」,是與永慶《好房網》合作,介紹單一眷村的歷史與現況。本期所介紹的左營海軍眷村,甚具規模,是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,由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將軍,來台接收日軍在左營地區遺留的軍事設施及官舍,將其命名為明德、建業、合群、崇實、自勉、勵志,以及鼓山區的自強等眷村。
而「1949有關離散」專欄,由楊欽亮所撰原為小學校長的父親,如何被抓伕來台,如何歷經戰亂,最後被阿茲海默症折磨油盡燈枯的父與子故事。文中提到,其父晚年雖已漸不識人,卻還常牢記著:「渡了河,就回到家了」。那個因國共內戰而付出慘痛人生代價的蒼老靈魂,能不計較家國劇變所遭逢的人生轉折?